切换到宽版

第二个宪法宣传周,告诉你宪法是什么

编辑:徐初栋 2019-12-03 11:36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通常宪法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通常宪法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flash: https://t.lygh.gov.cn/Public/douyin/wyxf.swf?max_age=86400&v=20161117&vid=p1351jn6qhx&auto=0

我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五四宪法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目标,是我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历程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于当天正式实施。在现行宪法确定通过后至今,还经历5次修改,你知道分别是哪5次吗?

时间
主要修改内容
第一次

1988年4月12日全国人大第七届一次会议

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

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第二次

1993年3月29日全国人大第八届一次会议

坚持改革开放道路,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增加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确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法律地位

第三次

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大第九届二次会议

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确认我国实行的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认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次

2004年3月14日全国人大第十届二次会议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

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确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增加“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五次

2018年3月11日全国人大第十三届一次会议

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

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

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

增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

适应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增加与监察委员会有关的规定

2014年11月1日,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依法治国,正式确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版权声明:来源注明是龙岩市总工会的稿件,版权归龙岩市总工会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2228人阅读

栏目

24小时人气排行

最新文章